首页 / 资讯中心 / 

申请香港优才计划2大难点:成功通过+续签方法,一看就会的解决方案!

2023-03-27


 根据入境处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总的申请数目为16396宗,获批数目为2845宗


对比2021年数据(共5365宗申请,2004宗获批)可以知道,2022年申请数量比2021年增幅高达206%,获批数量上涨了42%。

图片

今年优才申请档案号是早就破万了,申请人数预估比2022年还要更多。

从2022年获批数据来看,配额4000,最终获批的也只有2845,可见香港虽然缺人,但也不是对所有申请的人都会发获批通知,还是有自己的选择人标准的。
 

香港优才获批后拿的是香港居民身份,要7年后才能拿永居,这7年内要完成2次续签。
 

对很多人来说,申请香港优才计划主要有2个难点,一是如果能够通过申请,二是如何能够顺利续签。
 

一、香港优才计划如何提升成功率?


1、赴港计划书无重点


在申请香港优才计划的过程当中,如果说前期的资料准备过程比较繁琐,拿赴港计划书的书写则可以用‘困难”来形容了。


500字的赴港计划书,不仅仅要包括个人学业/事业成就,还要阐述清楚自己在港发展的计划,这确实是难倒了不少的人。


一些朋友申请被拒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赴港计划书的重点不明确,既不能够突出自己的优势,也不能够写明白自己的未来计划将会给香港带来什么样的贡献。


要知道,香港优才计划的推出是为了吸纳人才来带动香港的发展,所以入境处在审批的时候也会重点去看看申请人能不能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来为香港发展做贡献。

  

2、不懂包装自己突出自己的优势


优才申请者,个人资质如何通过材料以及文字来包装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毕竟优才是有配额限制的,想要在众多的申请人当中脱颖而出,就要有让人能够记住自身的优势和亮点存在。


尤其是冷门行业的优才申请者,就更需要另辟蹊径来凸显自己的优势了。


我们曾经帮助过一个主做餐饮,与朋友合办了餐饮管理公司的客户成功申请优才。


像是餐饮行业其实并非香港所欢迎的热门行业,而且每年餐饮类获批的人才也不多。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去规划申请方案,即便这个客户拥有良好的学历,有过大厂经历也是不太容易获批的。


在经过文案组的分析之后,认为如果仅针对营业销售额和开店多这些方面来讲其实对香港的吸引力是不够,因为香港不缺钱,否则就不会取消投资移民计划了。


经过商量,文案团队最终决定将做餐饮管理的优势挖掘出来,利用“智慧餐饮”的思路做背景提升,再结合香港本土的快餐正餐化背景,在赴港计划书中突出“餐饮+互联网”的模式,利用大数据了解顾客喜好,节省不必要的成本之处,为香港餐饮经济及互联网大数据贡献力量。


gw.jpg


二、香港优才计划如何续签


优才续签的关键,就是证明申请人有【通常性居住】在香港。通畅性居住不是要求你一定一直在香港居住,是有灵活性的。

为了后续拿永居身份,中间离港时间不能超过183天,否则必须要书面解释。如果不能在港定居,常来香港“打卡签到”还是有必要的。

 

以下几种续签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下:

 

1、申请人本人在港定居


自己在香港是最好也是续签最容易成功的方案,无论是在香港工作、创业还是读书,或者只是在香港定居,续签3年都不是问题。


2、受养人在港,自己两地生活


有些人因为工作原因,会让孩子在香港上学,但自己需要香港内地两头跑,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续签3年的。只要你是以香港生活为中心,交齐证明材料,那续签就没什么大问题。


3、受养人在港定居,申请人本人不在

 

如果孩子在香港读书,配偶在香港照顾孩子,或者就是配偶在香港工作,但自己不在香港的这种情况,其实也不用担心,因为家人在香港是强联系,续签3年一般也不是太大问题。


4、全家都不在港定居,但签约了香港公司


这种情况也是可以成功续签的,因为续签要求主要是证明你和香港的联系,因为你落实了香港的工作,不管是签署雇佣合同,还是自己开一家公司都是可以的。

 

只要公司在香港报税,你的薪水是香港公司发的,提交强积金、工资、业务合同、公司流水之类的材料,以及能看似证明你在香港定居的证明,比如租房合同之类的,那续签就没有问题。


5、什么材料都没有,想临时抱佛脚


如果之前全家不在港,没办法提供任何材料,后3-5个月,有没有什么方法补救呢?想要补救那就赶紧来香港,留下入境的痕迹。然后做一些让入境处觉得你打算在香港发展、定居的行为,比如签订租房合同、和香港公司签订雇佣合同、让孩子到香港学校入学之类的,那还是有机会续签三年的。

 

6、全家不在香港,什么材料都没有


全家不在香港,没有工作联系也没有任何证明材料的,这个就比较复杂了。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去续签只会给你1年的签证。如果你短期内不打算来港定居,一定要提早准备材料。


香港优才计划也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申请,通常来说,香港比较倾向研究型、学术型、高管型、国际型、技术型的人才或者名校、名企、专利人才。如果申请人只是普通的教师岗位,申请优才其实没有优势,获批机率也较小,但若是做教育研究的学术型申请人,获批机率会大一些。


如果你也想拿香港身份,可以先点击下方链接看看自己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a-gw-yinhe&spreadword=0327-3


gwzw.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