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全部

香港杀校潮后又来缩班潮?47校仅开一班!内地人才子女成“生力军”

2025-09-03

近期,香港教育局发布《2025小学概览》,数据显示新学年有53间小学缩减55班小一,虽较上年减少13班,但全港仍有47校仅开一班、78校仅开两班。


适龄人口结构性下跌仍是主因,但一个关键变化值得关注——人才政策带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正成为缓解缩班压力的新力量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5941512.png

1755054127393483[1].png

小一缩班潮持续

2025学年全港减少55班


适龄学童持续减少,小学缩班潮仍在延续。教育局最新发布的《小学概览》显示,2025/26学年全港453所官立及津贴小学(简称“官津小学”)中:


53所小学在本学年缩减小一班数,合计减少55班小一;40所小学合计增加43班小一;整体而言,全港小学净减少12班小一。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1041214.png


新学年概况  

47所小学仅开设1班小一,比上一学年增加2所;78所小学只开设2班小一;  

曾因“派0班”而备受关注的青衣仁济医院赵曾学韫小学,本学年成功“复活”,开设2班小一。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7363308.png


缩班幅度有所收窄  

与2023/24学年减少68班相比,2025/26学年的缩班数量减少至55班,缩班幅度略有收窄。  

其中,51所小学每所减少1班小一,14所学校由原本2班减至1班(例如筲箕湾官立小学)。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7583433.png

个别学校“大肚班”回调  

部分学校在2024/25学年因应教育局要求临时增加小一班数(俗称“大肚班”),以应付当区入学需求;2025/26学年则恢复原有班数,


包括:东涌天主教学校、啬色园主办可誉中学暨可誉小学上述两校去年各增2班,今年各减2班,实际只是回归正常班额。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7832779.png


38所小学合计新开43班小一  


由葵青区迁校至深水埗区的郭怡雅神父纪念学校,本学年开设4班小一,比去年增加3班;  


去年“派0班”的青衣仁济医院赵曾学韫小学,本学年增加2班小一。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8021045.png


仅开1班或2班小一的学校  

• 仅开1班:47所(上一学年45所),其中30多所位于市区;  

• 仅开2班:78所,集中在元朗、九龙城、沙田等地。  

若这些学校未来收生情况无改善,且并非因迁校或校舍规模限制,可能面临“杀校”风险。


分区情况  

• 缩班重灾区:观塘(净减7班)、元朗、离岛;  

• 班数增加地区:西贡(净增6班)、荃湾及中西区(各净增3班)。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823693.png


教育局表示,鉴于学龄人口结构性下降,非必要将暂停开设新校,并优先利用新增学校用地重置现有学校(原区或跨区重置),以善用资源及维持教育质量。


1755054128161743[1].png


数据背后:

缩班潮稍缓,人才子女成变量


新学年小一缩减55班,较2023/24学年的68班有所收窄。津贴小学议会主席张作芳直言,缩班数减少主因包括人才子女在内的流动人口增加:高才通计划开展后,部分家庭带同年幼子女来港,适龄入学儿童补充了部分生源。”


尽管缩减班数仍处高位,但人才涌入已开始局部缓冲学龄人口下跌冲击。西贡区本学年“逆市”净增6班小一,全港增幅最高。


西贡区校长会主席陈瑞良分析,这与过渡性房屋入伙、新屋苑落成及人才子女择校有关:“虽增幅不大,但至少令区内学校暂缓一口气。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8704270.png


根据教育局预测,香港6岁学龄人口将从2025年的4.86万持续跌至2029年的3.15万。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8885862.png


人口下行趋势难以逆转,但人才计划为教育市场带来变量:

高才通受养人逐步进入学龄期早期通过人才计划来港的家庭,其弟妹陆续达入学年龄,直接补充小一生源;

区域人口分布重构西贡、荃湾等地区因住房供应增加和人才聚集,竟出现班数逆势增长;

教育局动态调控机制局方强调以“软着陆”为目标,通过动态评估学位供求,避免过度“杀校”。


1755054131719568[1].png


三条隐藏红利

对新港人家庭生效


对内地人才家庭而言,香港缩班潮与人才政策并行的局面,反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机遇:


1、学位池子浅了,名校门槛反而降了,择校竞争压力减小

47所市区小学仅开1班,过去要23人“坐满”,现在19人就能开班。78所“2班小学”里,超过三成仍保持Band 1中学派位率。

整体学额供给过剩,除传统名校外,多数学校招生压力增大,插班成功率提高


2、区域“冷热差”带来套利空间
西贡、荃湾、中西区:学位净增,高才通家庭集中,配套成熟。
观塘、元朗、离岛:缩班重灾区,跨区申请成功率历史最高。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69475127.png


3、复活学校“抢人”不设防
去年“0班”的赵曾学韫小学今年开2班;郭怡雅神父纪念学校迁校深水埗,直接加开3班。

教育局已表态:空置校舍优先给“生源充足”的办学团体——翻译过来就是:谁能带来学生,谁就能拿到校舍。


缩班潮、杀校潮情况,比去年有所缓解,但相当有限。所以,现在学校生源紧缺的情况下,赴港插班相对更容易。但也不是随便就能插进理想学校,毕竟还有匹配度、笔面试等门槛。

这里提醒家长关注插班黄金时间:

官津春季插班:10–12月派表,1月面试。

直资/私立:首轮9月已开,滚动录取,额满即止。


1755054131802924[1].png

内地家庭行动清单


 1、身份先行:孩子在香港读书需要香港身份,家长申请高才通/优才留学等人才计划获批后,给孩子办妥受养人签证。


一人申请全家受益,申请时即可同步添加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为受养人! 主申请人获批,意味着孩子也能同步获得香港身份,一步到位。


企业微信截图_17568970067046.png


2、粤语+英文数学突击:30秒自我介绍+全英数学题,两周可速成。


3、材料三件套:内地成绩单盖章版+课外活动证书+1分钟家庭介绍短片。


4、常规问题回答:

1️⃣ 粤语必须母语级吗?
No。面试能听懂、能说30秒自我介绍即可。小学三年级前,学校提供“抽离班”粤语支援。


2️⃣ 繁体字会不会拖垮成绩?
前三个月最痛苦,之后呈指数级改善。秘诀:每天15分钟抄课文+使用“香港小学字词表”APP。


3️⃣ 英文数学看不懂题?
内地孩子计算能力秒杀香港同龄,唯一短板是“词汇”。把IGCSE Grade 3-4的word problems打印出来,每天刷题


4️⃣ 面试到底看什么?
• 逻辑表达:能否把一件事讲清楚
• 临场反应:老师突然换成粤语,能否切回英文
• 家庭契合度:父母是否了解学校的价值观


5️⃣ 择校怎么不踩坑?
一条公式:“一条龙or直属中学” > “Band 1中学派位率” > “校网直升概率” > “学费/交通”
把目标学校按权重打分,前两名去面试,其余做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