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全部

“假冒合作,收取47万天价”!揭秘香港留学黑中介最新的“割韭菜”套路

2025-08-14

最近几年,身边越来越多内地学生和家长把目光投向香港的大学。



这不,受之前美国留学政策的影响,港校接到300多份转校申请,还有多名前美国留学生选择来港上学,这含金量可想而知。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3316105.png




但是有人的地方, 就有江湖; 有钱赚的地方, 就有人铤而走险.......



一些留学黑中介为了吸引学生和家长,玩起了“假冒伪劣”的把戏。不仅谎称与香港高校合作,还冒充高校招生,收取高额“保录取”费,给家庭带来了巨大风险。


香港01最新报道,黑中介这又出现新“花样”——谎称两所大学合办课程,竟然高达47万港币的中介费!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4681366.png


1755054127393483[1].png


47万"保录取"新型骗局曝光

又一留学黑中介被实锤


岭南恒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三校联合报警,涉事公司注册3个月即收割家长。

涉事中介为深圳的“聚能盈留学咨询”。香港恒生大学已公开点名谴责,称事件严重,并已报警;岭南大学亦表示保留法律追究权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回复《香港01》称,将向该中介发出警告函。


点名黑中介“聚能盈”:谎称恒大×岭大合办本科


香港恒生大学早前发表声明指出,“聚能盈留学咨询”公司假冒该校名义,虚假宣传“恒生大学与岭南大学合办本科课程”。

事实上,恒生大学从未与岭南大学合办本科项目,也未委托或授权“聚能盈”进行任何推广及招生,校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5335414.png


继续推销其他“2+2”课程

恒大声明发布后,“聚能盈”的小红书账号已删除与恒大、岭大合作的帖子,但仍声称可提供“岭南大学2+2”课程:先在深圳外国语学校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国际教育中心读两年“高级文凭课程”,再衔接岭南大学。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562338.png


《香港01》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咨询,“聚能盈”职员继续推荐“恒大转岭大”课程:


“香港恒生大学与岭南大学强强联手,联合培养。第一年读恒大‘商业及领导业专业’,第二年可转读岭南大学管理学;若雅思未达6.0–6.5,可继续留在恒大完成工商管理荣誉学士。”


中介称“保录取”中介费为人民币43万元(约47万港币),可于今年9月入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将发警告函

记者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圳研究院核实,该研究院国际教育中心仅做企业督导研究,不办任何高级文凭课程,也从未与“聚能盈”合作,并已准备向该中介发出警告函,指其冒用校名招生。


深圳重点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同样表示,未开设香港“高级文凭”课程,仅设国际文凭(IB)课程。此前该校也曾被中介冒名开设“假港大”。


根据内地学制,高等教育只有“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并不存在“高级文凭”或“副学士”。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88486375.png


公司今年3月才在内地注册

“聚能盈”小红书简介为“精英家庭教育顾问”,其公司全名“深圳市聚能盈咨询有限公司”,今年3月才在内地注册,股东为陈萍、惠志磊,与“深圳市慧能盈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安贤投资合伙企业”位于同一地址,且未在香港注册。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6169264.png


1755054128161743[1].png


「保录取」骗局层出不穷


吓得港校纷纷发声明:别搞我


如今,港校申请的热度持续攀升,大家都眼巴巴瞅着港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高性价比的留学成本,盼着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可现实就像一盆冷水泼下来——一些学生分数一般,眼看正常申请希望渺茫,不少学生和家长就动起了“歪心思”,想把烂牌打出精彩。


去年香港大学经管院大批硕士生被揪出靠假学历入读轰动一时。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6871635.png

5月初,又有深圳地区环球小姐冠军学历和成绩单造假曝光,此人而后被拘捕,获刑240天。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7079060.png

香港大学造假事件层出不穷,这不仅损害了学校声誉,还践踏了学术诚信。

这也逼得多所港校发声明。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7518386.png

香港浸会大学 


发现社交平台上有一些关于本校在内地招生的失实内容,包括“免统考直招”或“免试入学”等虚假信息。浸大特此作出严正声明,澄清此等为不实内容。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7836961.png

香港岭南大学


申请人不需要通过中介或任何第三方申请本校课程及递交申请材料。我校并没有委托任何中介人或机构进行本科课程的招生及录取工作。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847903.png

 香港理工大学SPEED


本院从未委托或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第三方负责招生工作,所有招生事宜均严格由PolyU CPCE教务处直接负责;任何非经本院官方渠道作出的收生承诺均属虚假及无效。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78722242.png

总而言之,香港高校没有“保录取”,花费数十万甚至百万是买不到捷径,只能买到案底。



1755054131719568[1].png

两大跨境黑产链

从学历造假到身份诈骗


近年来,香港凭借优质教育资源宽松人才引进政策,成为内地学生升学、人才移民的热门选择。


然而,部分不法中介却利用信息差和申请人的焦虑心理,构建起一条跨境造假产业链


✅ 伪造学历、篡改成绩——“保录取”港校


这些“黑中介”盯上学生家长的焦虑心理,提供“私人订制”的造假服务:


  • 伪造成绩单、篡改背景,甚至买“野鸡大学”文凭;

  • 代持国际学校学籍,伪造报告;

  • 伪造知名教授推荐信,代考国际考试(A-Level、AP);

  • 拦截校方邮件,篡改录取通知。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84306785.png

✅ 虚增收入、虚假挂靠——骗取香港身份及续签资格

除了学历造假,身份申请造假也是重灾区,许多中介还通过以下手段诈骗申请人:



  • 伪造高收入税单和银行流水(如年收入250万港元);

  • 代持空壳公司,伪造在港工作证明和社保缴纳记录;

  • 提供“七年永居”虚假“操作”,伪造在港居住证明。




一些机构如“深圳市保未来科技”等,曾因合同纠纷被起诉,甚至跑路、改名,继续非法牟利。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85091978.png


上个月香港入境处交代首次发现有犯罪集团安排内地居民以虚假学历申请“高才通计划”,共拘捕18人。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85312356.png


一旦东窗事发,这些黑中介立马“改名换壳”,继续行骗!


多家曝光的黑中介,如“一起出海”“保未来”,通过不断更名、变更公司注册信息、注册空壳公司,企图逃避法律追究。


在香港,虚假文书罪最高可判14年,但在内地,由于法律衔接等问题,很多受害者需要在内地和香港两个司法体系中维权,维权成本高、难度大。


企业微信截图_1755159986430.png



业内提醒:选择正规途径,避免陷入“天上掉馅饼”的骗局。对中介公司要审慎核查,警惕虚假承诺和超低收费,以免陷入无法挽回的亏损和法律风险。





香港社会对“造假行为”的容忍度极低,不管哪个领域、哪些事儿、哪类人,一旦被扣上“欺诈”的帽子,那就相当于被香港社会的运转体系给隔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