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提到,政府从2022年底推出新人才输入机制以来,至今已收到超过38万宗的申请,约有16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达香港。不过在新《施政报告》发布前,有不少内地人士担忧,随着赴港申请越来越多,香港政府是否会提高申请门槛、收紧人才引进政策。因为报告中还提到,未来五年,各行业预计人力短缺约18万人。为了建立优质人才库以配合发展,香港政府将革新各项人才输入机制!
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优才条件,马上测评:
香港身份测评
根据报告,将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大学名单,将13所海内外顶尖大学加入至198所。报告发布前,高才通计划合资格院校名单中的内地高校共有13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报告发布后,合资格院校名单中的内地高校扩至22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标粗为新增院校)

想知道自己是否符合优才条件,马上测评:香港身份测评
高才通计划分为A、B、C三类,在申请前无需先获得香港雇主聘用,申请人可以选择任意一类申请,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即可申请。
A类:在申请前一年,收入达到250万元港元或以上的人士;
B类:获合资格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累积至少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士。此类人才对工作经验有要求,不限额。
C类:在紧接申请前五年内获合资格大学颁授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三年的人士,这类申请每年配额10000个,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目前报告中所提到的延长首个签证期限由2年至3年,应该只针对A类申请。通过高才通计划A类申请赴港的朋友,这可是个大利好消息!不过关于如何申请办理延长首个签证期限,政府目前还未出细则,大家可以持续关注银河集团,我们将第一时间同步大家!

报告称将更新“人才清单”,加入推动“八大中心”建设所需的人才。人才清单在2018年8月首次推出时,共包含11项专业:资深废物处理专家或工程师、资深资产管理专才、资深海运保险专才、精算师、资深金融科技专才、资深数据科学家及资深网络安全专家、创新及科技专家、造船师、轮机工程师及船舶总管、创意产业专才、争议解决专才及跨境业务交易律师。在今天的报告发布前,该人才清单已增至如下图的51项,符合人才清单的人才可以加30分。虽然目前还未公布最新人才清单,但是对于申请优才计划也是个利好消息。报告还称将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以推动国际高端人才在香港集聚。

在专才计划方面,报告称将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新增渠道吸引年轻且经验丰富、同时属于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业人才来港。新安排将设定配额。
专才计划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必须先获得香港雇主聘用,然后才能递交申请。
这里的聘用可以是他雇,也可以是自雇。

即日起容许投资住宅物业,该物业成交价须为5,000万元或以上,投资于房地产获计算入投资总额上限为1,000万元。另外,明年3月1日起,通过申请人全资拥有的合资格私人公司的投资,可计入合资格投资金额内。对于大湾区IANG计划,延长将香港大学在大湾区的校园毕业生纳入“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试行安排,为期两年。目前符合该类计划的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香港大学(深圳)、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等高校毕业生。“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除了根据人才的个人需求提供协助外,还将加强推广线上平台,提供薪酬、税务、教育及签证等全方位信息,扩大合作伙伴网络,并与业界及雇主团体共同举办线上线下的招聘会,让雇主与人才进行直接的职业配对。人才办还将再次举办国际人才论坛,并到海外进行宣传。争取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推动本港专上院校提升与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透过奖学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升学。综上来看,香港政府对人才引进不仅没有收紧,还将通过革新人才引进机制持续鼓励和欢迎人才申请赴港发展。关于2024香港《施政报告》更多价值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第一时间为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