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再只是跳板,而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战略快车”。
日本上世纪经济泡沫破灭后,出现了长达20年的全民出海潮,丰田、索尼等公司通过海外投资获得巨大收益。2020年以来,日本海外资产总额一直是其名义GDP的两倍以上,对日本经济和企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被称为“海外再造一个日本”。
当下,中国企业同样面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内卷”环境,“出海”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必答题。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19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全球份额的11.9%,连续十三年位列全球前三。
面对这一趋势,香港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精准定位,推出一系列助力内地企业出海的重磅措施。行政长官李家超近日表示,在当前贸易环境中,许多内地企业不再依赖单一市场,而是开拓多元化市场,香港这个平台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
日本经验的启示
日本企业当年出海,始于国内市场饱和、人口老龄化、日元波动以及日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其出海战略不仅转移了产能,更在海外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菱商事于文莱的天然气项目
2024财年,日本的海外投资收益达41.7万亿日元(约2万亿人民币),连续4年创新高。由于海外资产的庞大和持续收益,使日本即使在“失去的三十年”面临人口萎缩、通缩压力等挑战时,依然能维持全球经济大国的地位。
其中,日本制造业的海外扩张是资产积累的重要推动力。截至2023财年,日本制造业企业的海外销售占比达到40%,创历史新高。
当前中国企业出海也呈现出类似特征。截至去年底,中国投资者在全球190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2万家境外企业,其中七成实现盈利或持平,正享受着出海的成果。
与日本当年侧重东亚、东南亚不同,中国企业今天通过“一带一路”拓展更广阔的市场。香港施政报告准确把握这一趋势,致力于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首选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0亿美元大手笔扶持
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该专班由投资推广署、贸发局等部门组成,为出海企业制订多元方案。
报告提到具体6条相关举措,其中,和沙特创立1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帮助大湾区企业出海到沙特,可谓是真金白银的大手笔利好。
这项基金并非突然推出。实际上,香港金融管理局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早在2024年10月就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如今被明确写入2025年施政报告,表明它已成为香港官方助力企业出海的重要工具。
基金将聚焦于制造业、再生能源、金融科技、医疗保健四大领域,促进与香港和大湾区有联系的企业在沙特当地发展,实现双赢。从品牌背书效应来看,内地企业通过该基金获得香港金管局的支持,本身就是一种信用背书。
品牌打造与专业服务支持
企业出海不仅是产品的输出,更是品牌和标准的输出。
香港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帮助内地企业对接全球买家,打造国际品牌。正如施政报告提到——金管局会带领银行及中小企业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拓展商机。
去年外地驻港企业在香港共设有超过1400个地区总部,其中逾300个来自内地。除此之外,霸王茶姬、瑞幸咖啡等实体品牌也在香港设立门店,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例如,茶饮品牌霸王茶姬于2024年9月在港开设首店,至今已在香港设立11家分店,并借助香港市场经验加速拓展东南亚。其马来西亚门店数在一年内翻倍,已达200家。
内地知名全景相机品牌Insta360也计划在港设立旗舰店。其代理商指出,尽管香港运营成本较高,但不少内地企业都很愿意进驻香港、甚至是设立实体店,只因为香港有助于展示品牌实力、测试全球市场反应。
除品牌推广以外,施政报告也提到,香港的会计、法律等高端专业服务为企业出海提供重要支撑。在普通法体系与国际化环境优势下,香港的人才和服务熟悉国际沟通方式,文化差异小,能降低企业出海的风险。
以日本企业出海模式为例,特别是在开拓能源、基建等大型海外项目时,它们很少单打独斗,常以综合商社为核心,联合制造企业、银行、物流公司等组成“联合舰队”出海,能有效分散风险、实现优势互补,并在与东道国谈判时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香港的赋能也是如此,政府带队、专业机构协同,正在为内地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前赴后继的出海融资
金融是企业出海的血液。施政报告还提出多项融资支持措施,包括吸引内地企业来港上市,为它们提供出海“子弹”。
内地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早前在香港上市,集资356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值得注意的是,其90%的集资额将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这体现了香港作为国际融资平台对内地企业海外扩张的战略价值。
近日,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汽车厂商奇瑞汽车在香港IPO并募资约91亿港元,超额认购237倍。作为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的冠军,今年一季度,其海外收入占比已达40%。此次IPO募资额将有20%用于海外拓展,巩固全球份额。
奇瑞汽车
此外,顺丰、美的等巨头也通过“A+H”双重上市,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获得出海资金。
企业如何把握机遇?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可以事半功倍,对于内地企业,现如今正是利用香港平台出海的最佳时机。企业可在港设立区域总部或财资中心,特别是对于从事外贸的企业,在香港成立公司不仅能享受低税率和自由的资金流动,还能借助香港的国际网络快速打开全球市场。
报告还提到,香港近36万家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为此,政府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计划申请期延长两年,并再度延长“还息不还本安排”一年。
同时,政府还向“BUD专项基金”注资14.3亿元,资助范围扩展至更多“一带一路”国家,每家企业累计资助上限提高至700万元。
对于符合香港人才引进政策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现在正是利用香港平台创业发展的好时机。在香港设立实体,开展业务,既能把握全球商机,又符合港府对人才引进政策续签的真实贡献要求。
作为香港投资推广署的官方合作伙伴,银河集团提供【真经营】一站式创业服务——从注册到工位,再到链接资源生态全流程陪伴,既能帮助新港精英快速在港落地开公司,又能帮助企业快速融入香港生态,打开国际视野,实现走出去。
香港不再是简单的中间人,而是主动的赋能者。从10亿美元的沙特基金,到覆盖129个国家的一站式出海平台,香港正将其金融、法律、贸易等传统优势重新整合,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出海解决方案。内地企业能否抓住这一波政策红利,决定了其在未来全球格局中的位置。